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黄晓黎详解曦域资本投资策略:寻找周期 抓住未来十年最大的机会

原文发布时间: 2019-04-18 16:34    来源: 互联网    影响力评估指数:22.75   消息收藏夹   收藏 已收藏

“在金融行业,现在已经实现数据大集中的平台,基本上大机构建得差不多了,下一步要做AI平台,靠数据在每一个细分应用,细分业务上做生意。”曦域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晓黎在曦域资本近日举办的“将心注入,一路前行”年度投资人大会上表示。

黄晓黎认为,未来十年最大的机会仍在金融。她表示,“中国金融走到今天,靠牌照赚钱等粗放式的金融方式都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但也遇到了巨大的历史性机会。”

以下为曦域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晓黎演讲实录,经投资家网整理。

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投资人、机构还有老朋友,对曦域资本的支持。我们已经跟一期二期的LP开了会,汇报了投资的业绩情况,相信未来会收获一个非常好的回报。在这里,我也希望能够把近三年半时间里总结的曦域资本投资方法论分享给大家。

曦域资本一直在努力打造两套系统:一套是,能够持续做出好投资,靠系统去执行的落实可行的方法论,依靠技术实现,而不是像传统股权投资那样依赖人;另一套是,我们希望建立一套有效的团队共同进步、共享收益的机制,与传统机制与众不同。

我做投资已经十年多了,原来的想法是投出一个伟大的公司,这是做投资人的梦想,海底捞是算是一个,所以我近几年在思考,作为投资人是不是应该这样追求?

我看了很多偏概率的书,越来越认识到这种追求的不确定性。所谓的无常和不确定性才是真实的。我们投任何公司的时候,都不知道它会不会成为今天的今日头条,那是命运的安排,这些是靠概率的。因为存在不确定性,其实我们没有办法去追求让它变成一个确定的。

那我们要追求什么?我觉得不是追求某个项目的成功,而是我们建立一套能够产生大概率赢面的投资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是通过技术来落实完成的,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投资方法论。

永远要非常清楚地认知,在任何时刻都要认知,我们投资是有风险的、是随机的,随机的概率对谁都公平,是你逃避不了的,但是我们要懂得什么?

怎么追求基于长期理念的大概率事件的确定性。这里面核心是要认识周期。所以我从最近几年对我影响较大的三本书来说投资方法论的问题。这三本书分别是《周期》、《规模》、《原则》。

怎么认识周期?曦域所见的下一个十年,最能触摸到的那个周期在哪?

周期是必然的、历史是重复的,把未来看作概率分布,我们只能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怎么能够认知未来,其实核心是我们只能满足到已知的概率,不要把确定性当作你的能力。

我是天生特别乐观的人,在投资初期还是蛮感性的,而且我觉得VC投资是投人,非常感性,对所有的结果都是偏乐观的。但是长期以来我发现这真是没有办法追求的。你不能追求你投的大部分项目都是今日头条,这是不现实的。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最核心的就是先要认识到周期,个人本事再强再厉害都逃不过周期,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是周期起了很大的作用,比我们想象的作用还要大。比如一个品牌的成功,一个投资机构的成功,一个互联网巨头的成功,都是大环境下造就的机会。

我们先要找到一个机会,才容易做得比别人好。如果在一个周期的早期认识到的话,那收益预期就会高,这是一个周期的基本规律。关于周期我想引用的是我南开同学“周期天王”周金涛的话,“人生就是一场奔波。”

他当时的预判是,“2019年是资产大年,是1985年后生人的第一次人生财富机会。”

如果一个人这一辈子有30年的职业生涯,如果10年是相对较大的周期,你可能会遇到三次机会。在过去二十年里,可能买房是很大的机会,那未来的十年周期在哪?

这里面当然有长的,比如技术创新的周期是大家比较熟知的,50-60年,但是现在有缩短的趋势,也有中周期,再短一点的周期。最短的周期可能2-4年会遇到一个。比如说2018年和2019年,最近两三年其实就是小周期。

未来十年怎么去抓住这个周期,机会到底在哪里?

2015年,我开始做曦域的时候已经深深感到技术驱动产业的机会,像投移动互联网、投电商、投O2O这种机会很少。技术驱动产业的时候,你对一个产业的深入了解非常重要。

我们看任何项目的时候,一是看技术的成熟度,在商业应用领域的成熟度;二是看市场的成熟度,交替的时候才是一个投资机会。未来我们选择哪个大的行业,技术驱动先选定了,技术驱动是一个最能看得见的上行周期。哪个产业是我们能够摸得到又机会巨大的呢?

我们觉得还是金融。这是我们自己系统里面研究的美国金融科技的情况,一个是KBW还有Global Fietech ETF里面的,上百亿的公司挺多,在细分赛道里经过了二三十年并购整合形成了现在的格局。这个行业里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我们看中国的金融,金融是数据的生意。不管是前端的客户服务,还是通过数据来帮他贷款利息,根据他的数据判断他的偏好,去给他保险产品或者证券的服务,金融风控更是靠数据。

这一波的集群技术,其实最核心的就是靠数据做生意,所以我们现在管自己内部叫“以数据科学驱动的集群技术”,就是靠数据去做产业。我相信其他行业都感同身受,而且金融是走在前面的,因为金融的数据化是完成得最好的。

在金融行业,现在已经实现数据大集中的平台,基本上大机构建得差不多了,下一步要做AI平台,靠数据在每一个细分应用、细分业务上做生意,这里面存在大量的机会。

传统金融有人经常说要不要投美国的这种平台公司,我去硅谷看了一下我的同学,我感觉他们的传统金融技术先进性比我们强,但是他们的系统非常庞大复杂笨重,因为合规的成本越来越高,一个新业务上面建一个中间层。

所以,我那个同学说很多业务其实在等机器运行的时间,他们的传统金融系统企事业面临着挑战,要转为敏捷的分布式的系统。对于新金融来讲,其实我们还有数据互联网的优势,大家看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发展,包括零售金融这五年之内巨大的变化,我们在零售金融方面已经明显走在世界前面了。我们其实有大场景和大数据的优势。我们跟美国是齐头并进的。

当然,在底层的一些基础核心可能需要非常多的美国的新技术或者人才。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三四年从美国回来的人才太多了,有非常多金融类的人才回来。我对中国还是蛮有信心的。比如量化投资,这么复合学科的事情,挺难的门槛,两年之前可能两百多家团队干这个事,现在一千多家了,而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这些人是哪来的?我会发现中国近十年对孩子的严苛教育现在是有成果的。我们现在有这种人才红利。

中国的金融我们有非常多的历史机遇。我在做律师的时候,做过很多金融机构的上市,比如凯雷去投太保,各家银行都找了很大的国际机构去投,那时候是银行和大的保险机构A股股改之后上市的,在2005-2008年的机会,那时候我们金融做了非常多的项目,其实凯雷最成功的投资还是投了太保,那是一大波机会。

现在一大波机会在哪?

中国金融走到今天,我们靠牌照赚钱,原来粗放式的金融方式都遇到非常大的挑战,另一方面我们金融不得不留存出来让他到实体里面,把水灌到小微里面,整个产业的转型包括整个金融其实遇到一个历史性的机会,不得不改。

2003、2004年回国的全是国外大金融机构回来做创业的公司,但是那会回来的时候,中国不需要金融。工厂都需要系统,系统还没有,你先建系统吧,系统公司他们自己的CEO说我们这种海归就像手里举个冰激淋,如果三年没有遇到自己擅长的东西就化了。

现在是很好的历史时机,在整个底层的系统需要转型,数据大集中,我们金融本身对经济的作用也在,国家让他们一定要投到实体里面来,逼着他们做更不好做的业务,对传统金融机构做不好的,我们叫下沉市场的业务。

还有整个分业可以看到一个趋势。最早20年前,做太保和银行是一家的,把太保从交行里面出来,慢慢成立一个信托,其实是从一个混业到分业的过程。但是现在看到又从分业到混业。比如大资管非常明显,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要有资管能力。

原来银行私人财富卖理财产品,现在也要有主动资管的能力,原来的分业比如说2C非常明显,它的需求是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金融本身是消费品,是一个服务行业,其实需求不只是需求贷款,还需求理财、保险,本身就是贯通的。对于一个客户来讲应该能提供全方位服务。

现在从分业变成混业也会带来非常多的机会。可能未来长期都会是一个混业的趋势,在这个机会里面也会出现很多混生金融的机会。

金融到现在对技术的渴求到了新的高峰,今年特别明显。前三年大家说的多一点,一会儿AI来了,一会区块链来了,各金融机构都是在喊。但是今年是真实的。

他们经过了这几年的斗争意识统一了,今年开春很明显。招商银行拿出一百亿,平安拿出一百亿,江浙一带的农商行拿了上亿的钱做金融科技,非常小的银行也拿几千万,我们国家有四千多家银行,这个市场有非常大的驱动力。

这里面关注的资金很少,关注的机构很少,大家很多都是专业的投资机构。可能你们很少看到专注在这个领域的投资机构。我们的理想是说:再经过三年时间,大概用六七年的时间去打造一支最强的投资团队。我们在这个领域是最强的。

现在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对手少,但是确实很少见到像我们这么专注在这个领域里面去做的机构,尤其是2018年影响非常之大,P2P爆雷出了非常多的事故,我们专注在金融领域的一个事没出,一个项目没掉,大家都活的好好的,证明我们投的是技术驱动。

过了2018年之后,我们赛道里面的资金更少了,因为原来在金融里面投资的机构可能受到伤害,大的投资机构投委会更难过,在这个领域的投入更少。反而从今年看起来,我们觉得明显这个大赛道关注的资金少了很多。

在这个领域里面我觉得跟曦域的能力圈是契合的。技术加法律,加熟知中国的金融监管,再加上投资,门槛我觉得还是挺高的。

判断技术的发展之后,我们就要看金融的环境。他本身在产业链里,在产业利益关系里,在整个领导的意识里,在监管的意识里和动态里,是不是这个事可干,有的事干早了没用。今天早上有一个项目,其实有一个事我们干早了,干早了要等待时间,我们要把时机把握好,是不是真正产业应用的时机到了,要把握好。

还有一个就是监管,监管要懂。中国的监管一定会管,而且一管就非常严,一刀切会死一批。我们就想知道什么一定会管,比如侵犯中小股民利益,侵犯老百姓的利益,这种一定会管。这对监管立法本意以及中国的体制要有相当的理解。

还有金融风险本身,我觉得这是最核心的。去年爆雷的时候,大家都意识不到里面的风险。风险能力是最核心的,而且风险是后置的。帐面上很好看其实不代表什么,比如一年期两年期的贷款,到后面才能看到风险在哪。比如说刚兑的风险,这个平台为了活下去,先要保证信用。我们就投了牛股王,现在除了东方财富,牛股王已经是第三大的平台了。

我们为什么敢投这个?因为股民是中国唯一合格的老百姓投资人,亏钱了不会找你,到银行买信托找固收都会找你。比如交行门口就挂了横幅,买了信托就要来找。所以对金融风险也是要非常清楚的。

在曦域资本的能力圈里,我们要找这个赛道。第一是下一个十年的大周期,第二是我们的能力圈,第三其实《周期》说的很清楚,你要比别人的投资认知多一点就会多赚钱。

我们自己团队在这方面能力要多培养,加上三年多的磨炼,对金融行业的认知是非常有信心。我们看任何公司,他们都会跟我们说,你们可能是真的最懂我们的机构。相信未来我们会一直持续去努力,随着行业也能赚到未来十年周期的钱。

看到了周期,抓住了周期之后,这十年我们该干什么我们是知道的。具体怎么干呢,我们怎么去投?因为我们做投资企业投哪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这个跟我以前的想法也是有所改变的。最近我非常认真地读了《规模》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很多书的好处是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因为我们大部分人的思维习惯是线型思维。很多线型思维其实是不对的。比如最简单的例子,这个小孩可能是20斤,他的姐姐40斤,她的药量就是他的一倍,不对的。类似这样的错误,我们的思维会经常犯的。

《规模》里把所有东西都看成生命体。比如作为一个生命来讲,大到鲸鱼,小到蚂蚁,都有一定体积规模的限制。所有生命体的心跳次数是基本相等的,我们是有极限的。人为什么会死?长到125岁差不多了,想活到150岁,科技再发达也不现实。很多的数据支持和理论研究,它的整个规模收放比大概是四分之三的关系,是有极限的,到了极限不会再生长了。

关于城市,规模收放比是1.15,城市越大越有创新,让人口流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好的政策,比扶贫好多了,让大家流动起来,城市化再进行下去,城市是一个最具有生命力旺盛的生命体,越大越经济、越节省基础设施,越大越创新、机会越大,所以城市的生命周期是最长的,而且没有看到上限,是越大越好越经济的。

但是反过来我们说到公司,公司的规模缩放比例接近1,也就意味着它不会有当然的寿命限制,也不会越大越好,而且更可怕的是我原来一直追寻的是投一些伟大的企业,能够是一个百年老店,能够有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像可口可乐一样。但是除了可口可乐和茅台也想不到什么了。能够长到五十年之上还很牛的公司其实很少。

《规模》里面有一个数据把我吓一跳,公司有一个死亡率,过了十年就有一半的公司会死亡,当然包括被并购。如果到了30年能存活下来的不足5%,到了50年几乎为零,是非常小的概率。所以实际上讲一个公司真的是没有像我们想象那么坚强,它是非常脆弱的。

曾经有一本书叫《企业生命周期》,解释了公司作为生命体它的周期形式。一个公司本身的周期,黄金时刻是多长时间,在什么时间点,这是做投资的人最想考虑的问题。我发现一个公司的上升期加上壮年期,辉煌的日子基本上在十年左右。它的黄金时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而且能够生长那么长的公司其实很少,这个就不足以支撑我们批量式地生产好的投资。

那我们要投资什么?现在我们非常清楚,就要投资公司的黄金十年,我们现在找的公司基本是在3-6年的时候投它,我们认为它已经到了青春期,已经达到了大学毕业。可能刚过几年,它的收入还不足以维持生活,但是它的事业会越来越好,我们享受它的壮年期未来十年的高成长。所以基本上我们现在会比较关注这个。

在大周期里面我们看好了,这么多赛跑的创业公司,我们去投它哪个阶段,享受它哪段收益,但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执行,找到这里面好的公司,最终达到每一个基金它的组合业绩都会是一个七八十分的业绩。如果能得90分100分就是我的命比较好。实际上我们想的是系统投资的方法论问题。

大家可能听过各种各样的投资方法论,基本上差不多,无非至上而下的研究,自下而上的补充,细分里面找最好的,比如有18个维度的模型,无非就是这样,但是未来你怎么去落实,是靠人。

我觉得历史证明,靠人太不靠谱了,这也是我们行业为什么现在为止做一个机构很难,基本一个团队做两期基金是非常难的事情。为什么大部分的基金还是几个合伙人拼在一起,每个人有不同的能力,大家会相互制约。

我们一直想做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不断稳定地产出,单位每个基金的成绩可能达到70分。关于这个系统我再推荐一本书——《原则》。我觉得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原则,但是是不是每个公司都能通过系统落实你的原则,这是核心。

我们想做的是把我们的这种原则和整个方法论落实到系统里。这里面就要变成一个有形的东西,能够使数据不断运行的东西,才能走到《原则》所说的净化的路,不断认知,不断的结果反馈又回到修订目标,再认知再反馈,不断进到一个反馈正循环的过程。

这样集体才是一个非常有潜力又活跃的集体,其实我们也想把这个做成一个系统,能够不断走到净化正反馈的前进的一个过程。我们的投资就是赚高成长的钱。这个系统一会儿我们的合伙人郭琪会给大家介绍,相信大家会眼前一亮的,跟两年前的1.0会有本质的区别。

讲我们的投资方法论,我们要把它具像才能落实到系统里,具像到从几个因子里面找,细分行业成长的因子、公司微观层面的因子、商业模式层面的因子等,我们都找周期和曲线,这些因子都是在上升周期里面的,都是市场上升度比较好的时候去投。

整个落实下来通过系统深耕行业。这是大资管的行业,比如说数的表轴是按照业务分类,背景是混业的过程,所以按照业务类型。底下的轴,上面的横轴是按照技术的路线分类,每个格子里,如果把大资管行业一切分,实际上大概有超过了40个细分,每个格子都是一个细分,有个格子推进去差不多有上百个项目,但是有的格子比较少,这样就把它具像化,就是我们所谓数据化的过程,把所看的投资标的和潜在的目标数据化的过程。比如任何一个格子进去之后,会有不同分类的标准,会有不同的投资标的,我们可以跟外部的数据做对接。

这是我们整体投资方法论,总结下来:

首先,要知道未来十年大周期在哪里,这是最核心的,找到周期就成功一半了,核心是要在周期里做得比别人好。

其次,在这个里面怎么干,干什么,我们要很清楚,在这个阶段里面我们就要投AB轮的投资,投3-6年成长类的公司,在五年里面,未来再有三年的时候会超过50个细分行业。因为今年年终的时候已经有20个细分行业的公司,再有3年会超过50个细分行业的领先公司,会随着行业发展比任何人对这个行业认知更了解,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会一直往后走。

最后,我们就通过一个系统把这个事落实。

我们有系统,而且持续专注在这里面干,就会比别人认知多,长远的胜利就属于你的。所以这个逻辑其实是非常简单的。目前我们已经做到有十几个投资布局,把它变成一个是Fin Tech和Tech Fin,一个是赚金融业务的钱,但是都通过技术,但是可能产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另外一个通过技术服务。

未来投资策略,尤其是近两年的投资策略,在Fin Tech领域里面来讲,分了几种公司:

首先,运用稀缺技术把产品化做好;其次,PaaS层的技术服务能更广泛的应用,成为基础设施;再有,就是SaaS层,赚更多服务的钱;还有,订阅费、端口费,点开一次就收费,或者每个月都要付费,最后,业务分成费,这个会在后面的论坛里面分析一下怎么找到好的技术服务公司。这个行业技术服务公司不会那么快的,怎么在这里面找到一些发展相对较快,能够有大公司潜力的公司。

另外50%,投在Tech Fin上。一个是从分业到混业的,另一个是持牌金融机构做不了的事。牌照永远有价值,但是不是我们的能力圈,我们不会投牌照。整个牌照金融他们做不了的事情,比如下沉的To C、To小B的,比如消费跟金融结合,房产跟金融结合,我们投的都是这类的。还有就是,跨行业的新金融。

我觉得未来是最有期待的,因为金融本身对C端来讲就是一个消费,就是一个服务,对于B端来讲就是水电煤,会跟各个行业结合。我们现在只投了一个二手房房地产的公司,房子永远是最好的资产,这里面的金融价值是非常大的,未来金融变现价格是非常可期待的。其实是混生新的一个,从金融领域变现,不在于投这个公司是不是金融公司,在于:

第一,是不是技术驱动的,它的核心力是不是靠技术获得的,是不是能够攒数据攒场景,或者能够通过B端的服务变成网络效应的。

第二,我们在意的是,这个事情是不是在金融行业变现的。所以我们叫金融科技,我们的Tech Fin其实指的是赚不赚金融的钱,怎么有业务分成,其实主要是有没有业务分成,这块的混生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多。因为随着产业跟金融的紧密结合,C端跟金融服务的紧密结合还有新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催生出我们现在想不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未来的投资策略,在这两块我们各占基本上50%。

未来会达到五六十家细分公司,牢牢树立我们在金融领域里面投资机构的位置。

(文章来源:投资家网)

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