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1500亩,号称投资100亿元

  疑资金紧张 同济堂襄阳健康产业城成“空中楼阁”

  李未来

  在车水马龙的湖北省襄阳市邓城大道路北,有一块石头上刻着“健康就是财富”几个大字,门口有两栋对称的弧形大楼,再往里是依次排开的4栋楼,但由于没做外窗和外立面,看上去更像是4个“空架子”。

  据当地居民介绍,这里5年前就已经是这副模样,多年来未有改观。据了解,该项目是同济堂中国(襄阳)国际健康产业城,由同济堂集团投资,拿地1500亩,号称投资100亿元,打造华中地区健康产业集散基地。然而由于缺乏上下游产业链,该平台成为“空中楼阁”,项目负责人称已引进奥特莱斯,将打造成商业综合体。

  资料显示,2015年,同济堂集团旗下同济堂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堂医药”)作价61亿元与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啤酒花公司”)实施资产重组,实现借壳上市。2016年,公司名称正式改为新疆同济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堂股份”,600090.SH )。

  此外,在业内人士看来,同济堂中国(襄阳)国际健康产业城目前面临的窘境或与公司资金紧张直接相关。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次联系同济堂股份董事会秘书李冲未果。

  变身商业综合体

  资料显示,2009年4月同济堂集团与襄阳市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济堂投资100亿元,征地1500亩,建设同济堂襄阳国际健康产业园。

  据同济堂集团官网显示,该健康产业园是一个包括医药健康企业总部基地,健康呼叫中心,健康产品交易市场,健康产品期货市场,中药材、保健品、化妆品、康复设备等健康产品加工基地,健康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健康养老会所等在内的多功能产业园。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楼体外墙上,多年前张贴的广告虽然已经褪色,仍能依稀感受到项目开发之初的野心:“中国最大、唯一全健康产业链工商贸集群”“万铺同发,千亿健康产业”“200万平方米健康产业集群,100万平方米商业巨无霸”。

  和宏伟目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项目2010年开工建设,2012年后便再无动静。靠里的4栋楼无门无窗,内部也没有做装修,一层大厅坑洼的水泥面上,已经长起了青草。靠近主干道邓城大道的两栋弧形大楼虽然做好了外立面,但内部也没有装修,分别命名为电子商务大厦和呼叫中心大厦。

  但该项目也不是完全没有商家入驻,记者看到,其中一栋名为“同济堂国际美博城”的大楼已被改造为“高新区早餐原材料批发配送中心”,一楼有几个商铺是食品公司入驻。还有一栋名为“同济堂国际保健城”的大楼也有一些商铺,但大部分经营食品批发业务。

  该项目一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项目的定位已经彻底改变,基本上已经与医药健康没有什么关系,而是打算承接襄阳外迁的小商品市场。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同济堂·中国(襄阳)国际健康产业城被列为湖北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但据同济堂集团总部驻该项目的刘姓负责人透露,该项目未来将被打造成一个商业综合体,“我们已经和奥特莱斯签订了协议,这一带将形成一个较大的居住区,商机很大”。

  襄阳当地业内人士称,健康产业城项目曾经换过多家代理公司。记者联系到曾代理过该项目的合富辉煌和当时负责营销的一名吕姓经理,他表示,同济堂集团当时利用医药健康产业的名义在这里拿下1500亩土地,健康产业园只占了其中一部分,还包括商品房项目等。

  上述刘姓负责人表示,将来还是会留一栋楼做医药健康产业,经营医药、医疗产品的批发等业务,不然无法跟政府交代。

  缺乏上下游产业配套

  记者梳理发现,襄阳同济堂健康产业园的开发主体是湖北同济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堂科技”),由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堂控股”)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同济堂控股即是同济堂集团实施投资和经营业务的平台,股东为张美华、李青夫妇及他们的儿子张力喆。

  2015年,同济堂控股将旗下子公司同济堂医药作价61亿元与啤酒花公司实施资产重组,成为后者控股股东,实现借壳上市。2016年,公司名称正式改为新疆同济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张美华、李青夫妇,并转型为医药流通企业。

  根据借壳之初啤酒花公司给出的反馈意见回复显示,襄阳健康产业园实际上是同济堂医药以同济堂科技的名义开发建设,资金由同济堂医药提供,因此该项目经核查估值后也作为资产被装入上市公司。

  “当时老板的意愿是要做医药健康产业,想引进相关品牌入驻,但后来发现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上述刘姓负责人告诉记者,襄阳的医药健康产业并不发达,无法全部引进相关方面的商家。

  在上述吕姓经理看来,被寄望打造成华中地区医药健康产业集散基地的同济堂襄阳健康产业城无异于一个“空中楼阁”,“这个项目本来是想做成一个平台,平台成功的前提是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但是襄阳的药企并不多,原材料市场也不发达,这就导致上游供应链的薄弱,而下游的销售渠道也并不明晰,因此所谓的平台其实是空的”。

  据了解,同济堂集团的业务集中在医药流通领域,主营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批发配送,所处的流通行业是连接上游医药生产企业和下游零售终端的环节,通过从上游医药生产和销售企业采购药品,然后再批发给下游的医药分销企业、医疗机构、药店等,主要通过交易差价、厂家返利获取利润。

  从前期策划来看,同济堂集团在襄阳打造健康产业城,是希望利用已有的运营模式进行业务拓展,但项目开发却并不是同济堂的专长。吕姓经理表示,同济堂本来是做医药健康领域的,在房地产开发运营方面肯定经验不足,做这个项目的团队也不是很成熟,人员不多。

  据同济堂股份2016年报显示,公司主要经营的是医药批发业务、零售配送业务以及保健品、消费品销售业务,并没有提及产业园开发。2016年,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90亿元,其中医药批发业务营业收入为77.3亿元,占比约85.9%,零售配送业务占比约12%。

  资金压力凸显

  襄阳同济堂健康产业园的窘境或也反映出同济堂集团资金紧张的状况。

  据上述吕姓经理透露,合富辉煌进驻这个项目时还是有一定信心的,由于有过类似项目开发、培育专业市场的经验,合富辉煌当初期望利用自身资源来引进招商,但当时资金十分欠缺,“代理了半年左右,连月费也没有付给我们,因为这个才撤出这个项目。说的是投资100亿元,其实当时只要有10亿元,就能把项目盘活。”

  根据同济堂股份2016年报数据,该项目预算总数为12.5亿元,工程进度为90%,而工程累计投入已经超过预算金额,资金来源为贷款和自筹。

  而在借壳之初同济堂医药的资金也面临压力。根据彼时啤酒花公司回复显示,襄阳健康物流产业园运营后,亦需要投入部分运营资金,资金需求较大,截至2015年6月30 日,同济堂医药所有银行借款均为短期借款,余额为6.7亿元,均于一年内到期,短期偿付压力较大。

  此外,同济堂集团并没有将1500亩土地全部用作开发,而是把一部分租给了其他公司。在健康产业园背面,“襄阳同济堂配送中心”项目正在开发,工地展板显示,该项目的投资主体是湖北茂乾商贸有限公司,项目规划占地300亩,主要建设物流配送中心、仓储中心、车源中心、维修中心、分拨中心、物流信息中心、零担专线中心等。而该项目所在地块就是同济堂集团租给湖北茂乾商贸有限公司的。

  据了解,2016年,同济堂股份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16亿元,主要用于汉南健康产业园项目、医药安全追溯系统项目以及襄阳冷链物流和襄阳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其中,同济堂医药获得增资7.7亿元,用于开发旗下项目,其中襄阳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分配资金2亿元。2016年底,又从该笔资金中抽出2亿元补充现金流,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使用。

  此外,同济堂股份屡次将所持股份进行质押,截至2016年底,公司直接质押2.65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8.4%,通过武汉卓健投资有限公司和新疆嘉酿投资有限公司间接质押股份约10%,共计28.4%。

  今年4月份,同济堂股份又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其公告称,此次申请授信是为满足公司转型需要及日常经营资金需要,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本营运能力。

  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表示,医药流通行业利润率很低,而且地域局限性比较强,同济堂在华中地区以外并没有多少市场,其涉猎的业务较多,但其实很多医药企业没有找到稳定和核心的盈利点,从质押股份来看,可能说明在资金方面有所缺乏。

 

责任编辑:周宇航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